髫龀
拼音:tiáo chèn
注音:ㄊ一ㄠˊ ㄔㄣˋ

髫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幼年。
2.幼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髫齓”。

⒉ 谓幼年。

《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髫齓夙孤,不尽家训。”
《晋书·司马遹传》:“既表髫齔,高明逸秀。”
唐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教自髫齓,成于冠婚。”
明陆采《怀香记·班师议婚》:“髫齔相知,天生恁般家室。”
张素《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人生髫齔事,八九无遗忘。”

⒊ 指幼童。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便待要除根剪草絶了髫齔。”
清龚自珍《<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计口出钱,髫齔皆算。”

网络解释:

髫龀

  • 髫龀,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谓幼年。
  • 字义分解

    • 拼音tiáo
    • 注音ㄊㄧㄠ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DEVK
    • 五行

    (名)指孩子的下垂的头发。

    • 拼音chèn
    • 注音ㄔ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HWBX
    • 五行

    (动)〈文〉儿童乳牙脱落;长出恒牙:~年(童年)|~童(儿童)。

      与髫龀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