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识
拼音: | jiàn shí |
注音: | ㄐ一ㄢˋ ㄕˊ |
鉴识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鉴识'。
审察辨识的能力。多指识别人才。
审察辨识的能力。多指识别人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鉴识”。审察辨识的能力。多指识别人才。
引《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洽同郡许混者, 许劭子也。清醇有鉴识。”
南朝梁沉约《沉文季加侍中诏》:“业宇流正,鑑识超凡。”
《旧唐书·陆贽传》:“得贤有鑑识之名,失实当暗谬之责。”
明高启《代送饶参政还省序》:“对宾客则藉其辞令之善,用人物则取其鉴识之精。”
国语词典:
明察、识别。
如:「这只明朝的陶瓷花瓶请你鉴识。」
网络解释:
鉴识
- 1、明察秋毫的鉴识人员总能利用微物证据,找到破案线索。
- 2、银行验印系统由图像采集、印鉴识别、数据库管理三部分组成。
- 3、吐温的幽默感同狄更斯的相似,是植根于对语言的充分鉴识之上的。
- 4、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传统的手印鉴识别成为办公自动化普及的瓶颈。
- 5、消防队到场鉴识,初步研判起火点在一楼,疑是电器用品的电线走火。
- 6、去爱就是用心去鉴识。儒贝尔
字义分解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3
- 繁体鑒
- 五笔JTYQ
- 五行金
(1)(名)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2)(动)照:水清可~。
(3)(动)仔细看;审察:~别|~定。
(4)(名)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前车之覆;后车之~。
(5)(动)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台~|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