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眼
拼音:shí yǎn
注音:ㄕˊ 一ㄢˇ

石眼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石上泉眼。

引证解释:

⒈ 石上泉眼。

唐韩愈《峡石西泉》诗:“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
元陈高《寓鹿城东山下》诗:“石眼汲泉煎翠茗,竹根锄土种黄精。”

网络解释:

石眼

  • 石眼是天然生长在砚石上犹如眼睛一样的“石核”,是端砚、苴却砚等独有的特色。
  • 由于文人的喜爱,长有石眼的端砚石十分宝贵和难得。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dàn
    • 注音ㄕˊ,ㄉ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GTG
    • 五行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拼音yǎn
    • 注音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VEY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

    (2)(名)(~儿)小洞;窟窿:泉~|炮~|拿针扎一个~儿。

    (3)(名)(~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儿。

    (4)(名)围棋用语;成片的白子或者黑子中间的空儿;在这个空儿中对手不能下成活棋。

    (5)(名)戏曲中的拍子:一板一~。

    (6)(量)用于井;窑洞:一~井|一~旧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