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舍藏
拼音:yòng xíng cáng shě
注音:ㄩㄥˋ ㄒ一ㄥˊ ㄘㄤˊ ㄕㄜˇ
词性: 成语

用行舍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用舍行藏"。 2.《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谓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用捨行藏”。

《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谓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 《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序>》:“其为道也,用行舍藏,进退可度。”
吕延济注:“言其道德於时,用之则行,捨之则藏。”
《晋书·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是以用捨行藏, 仲尼独许於颜子。”
亦省作“用舍”。 《后汉书·周黄徐姜等传赞》:“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
宋欧阳修《六一笔记·道无常名说》:“达有无之至理,适用舍之深机。”

国语词典:

指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不强求富贵名利的处世态度。《晋书.卷六一.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也作「用舍行藏」。

网络解释:

用行舍藏

  • 用行舍藏
  • 【字音】yòng xíng shě cáng
  • 用:任用。 舍:不被任用。
  • 【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期士大夫的处世态度。
  • 亦作“用舍行藏”。《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谓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
  • 用行舍藏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yòng
    • 注音ㄩ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ETNH
    • 五行

    (1)(动)使用

    (2)(动)费用:~项|家~。

    (3)(动)用处:功~|有~|作~|物尽其~。

    (4)(动)需要(多用于否定):不~开灯|您不~操心。

    (5)(动)吃、喝(敬辞):~饭|~茶。

    (6)(动)〈书〉(连)因此;因为(多用于书信):~特函达。

    (7)(动)(介)拿(表示凭借的工具、方式或者手段等):~钥匙开锁。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shě,shè
    • 注音ㄕㄜˇ,ㄕ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FKF
    • 五行

    shě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shè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

    • 拼音cáng,zàng
    • 注音ㄘㄤˊ,ㄗㄤ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ADNT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zàng

    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