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勾
拼音:shè gōu
注音:ㄕㄜˋ ㄍㄡ

摄勾的意思

词语解释:

根据明代卫所制度﹐军士皆另隶军籍﹐实行世袭。军士死亡后﹐要在亲属丁壮中抽人替补﹐称"摄勾"。也称勾摄﹑勾军。

引证解释:

⒈ 根据明代卫所制度,军士皆另隶军籍,实行世袭。军士死亡后,要在亲属丁壮中抽人替补,称“摄勾”。也称勾摄、勾军。参阅《明史·兵志四》。

《明史·徐贞明传》:“塞上之卒,土著者少。屯政举则兵自足,可以省远募之费,甦班戍之劳,停摄勾之苦。”

网络解释:

摄勾

  • 词语解释
  • 根据 明 代卫所制度,军士皆另隶军籍,实行世袭。军士死亡后,要在亲属丁壮中抽人替补,称“摄勾”。也称勾摄、勾军。《明史·徐贞明传》:“塞上之卒,土著者少。屯政举则兵自足,可以省远募之费,甦班戍之劳,停摄勾之苦。”参阅《明史·兵志四》。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è,niè
    • 注音ㄕㄜˋ,ㄋㄧㄝ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RBCC

    shè

    1. 拿,吸取:摄取。摄像。摄影。摄食。

    2. 保养:摄生。摄重(zhòng )。珍摄。

    3. 代理:摄行(xíng )(代职务)。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

    4. 捕捉:勾摄。

    5. 迫近:“摄乎大国之间”。

    6. 古同“慑”,怕,使害怕。

    niè

    (古汉语)

    安静;安定:“天下摄然,人安其生”。

    • 拼音gōu,gòu
    • 注音ㄍㄡ,ㄍㄡ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QCI
    • 五行

    gōu

    1. 用笔画出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勾销。勾乙(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乙”的记号,表示作为资料)。

    2. 画出形象的轮廓,描画:勾画。勾勒。

    3. 用灰、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fèng ):勾缝。

    4. 调和使黏,调味:勾芡。

    5. 牵引,招引:勾引。勾通。

    6. 停留,逗留:勾留。

    7. 摄取:勾魂摄魄(形容使人心神摇荡,控制不住)。

    8.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勾股定理。

    gòu

    1. 事情,多指坏事:勾当。

    2. 古同“够”,达到,探取。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