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蔺
拼音:mǎ lìn
注音:ㄇㄚˇ ㄌ一ㄣˋ

马蔺的意思

词语解释:

蠡实的别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叶子线形,花蓝色。叶子富于韧性,可用来捆东西,又可造纸,根可以制刷子。

引证解释:

⒈ 蠡实的别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叶子线形,花蓝色。叶子富于韧性,可用来捆东西,又可造纸,根可以制刷子。亦称“马藺子”。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蠡实》。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説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通俗文》亦云马藺。”
元揭傒斯《重建济州会源牐碑》:“又募民采马藺之实,种之新河两涯,以錮其溃沙。”
翁偶虹《北京话旧·消夏四胜》:“用他那灵巧的双手,把马蔺叶结为龟、蛙、鹤、燕、龙、凤等各种形象。”

网络解释:

马蔺 (植物)

  • 马蔺(学名:Iris lactea Pall. var.chinensis (Fisch.) Koidz.);别称马莲、马兰、马兰花、旱蒲、马韭等,是鸢尾科鸢尾属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白花马蔺的变种,多年生密丛草本。
  • 根茎叶粗壮,须根稠密发达,长度可达1米以上,呈伞状分布。
  • 叶基生,宽线形,高度可达到1250px,宽度0.4~25px,灰绿色,花茎高约250px,2~4朵花,花为浅蓝色、蓝色或蓝紫色,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蒴果长椭圆状柱形,有6条明显的肋,顶端有短喙;长4~150px,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棕褐色,略有光泽,种子9月份成熟。花期5-6月,果期 6-9月。
  • 生于荒地、路旁、山坡草地,尤以过度放牧的盐碱化草场上生长较多。
  • 分布于朝鲜、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 1、马蔺将他一直举着的没有知觉的手放在床上。
    • 2、马蔺、珍珠梅、丁香、太平花、矮紫杉、野蔷薇、贴梗海棠等花灌木,你花开罢我花开,装扮得“鸟巢”像漂浮于花海的一艘巨轮。
    • 3、说是古人公祭之后,要把祭祀用的肉切成长方块分给参祭众人,由于这种长方肉块分割时必须扎缚上青蒲草或马蔺草,形成“扎把”的形式,故称“把子肉”。
    • 4、混生对马蔺和羊草的光合作用的强弱没有显著影响,但有利于两种牧草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
    • 5、能追“旧账”,看谁还敢借“新债”?作者马蔺
    • 6、目的:使用制备液相分离提纯马蔺子素中有效成分,并对其结构进行研究。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lìn
    • 注音ㄌㄧㄣ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AUWY
    • 五行

    (1)见〔马蔺〕。

    (2)(Lì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