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道
拼音:běi dào
注音:ㄅㄟˇ ㄉㄠˋ

北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
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大体经今新疆中部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之间的通道西行,在疏勒以西越过葱岭,通往今中亚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敦煌取道伊吾,大体经今新疆天山山脉以北和伊犁河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中亚和西亚。另据唐道宣《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伊州经今天山山脉和塔里木河之间的通道西行,越过凌山,通往今中亚各地的路线。 玄奘赴印时,即取此线。

⒉ 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 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

国语词典:

我国古代通西域的孔道。于新疆省境内分南北二路,其北路经罗布泊,沿天山南麓经库车、阿克苏至疏勒出葱岭,称为「北道」。

网络解释:

北道

  • 北道区(现已更名为麦积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属黄河流域,处渭河中游。东接陕西省宝鸡、凤倒,南邻两当、徽县、秦城区,西连甘谷县,北靠秦安、清水县。东西最长120公里,南北最宽50公里。总面积3486平方公里。辖19个乡、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55418人,农业人口4438849人,民族16个,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蒙、藏、满、维吾尔、东乡、土、土家、朝鲜、彝、瑶、锡伯、裕固、布依、壮族等。
    • 1、是泾川南石窟寺的姊妹窟,丝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
    • 2、须弥山石窟所在地固原,是汉唐丝绸之路东段北道要驿,该处民族杂居,提供了吸收不同文化的基础。
    • 3、尽管如此,测试发生在咸镜北道省的吉州附近,科学家们不仅仅是观测了地震影响的强度。
    • 4、平安北道和黄海北道等地的数百町步耕地被冲毁。
    • 5、龙北里部分地区设立清南业开发区;平安南道肃川郡云井里部分地区设立肃川农业开发区;平安北道朔州郡清城人区和方山里部分地区设立青水旅游开发区。
    • 6、我们是北道主人,对来宾应热情接待。

    字义分解

    • 拼音běi
    • 注音ㄅㄟˇ,ㄅ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XN

    [ běi ]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