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
拼音:hā léi huì xīng
注音:ㄏㄚ ㄌㄟˊ ㄏㄨㄟˋ ㄒ一ㄥ

哈雷彗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哈雷彗星Hāléi Huìxīng

(1) 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其轨道运行周期约76年,彗星核半径估计约15公里,最近一次在1986年出现

Halley’s comet;the Halley Comet

引证解释:

⒈ 一颗著名的周期彗星。由英国天文学家哈雷于1705年计算出它的轨道是一个很扁长的椭圆,以约七十六年的周期绕太阳运行,故名。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关于这颗彗星的记载。

网络解释:

哈雷彗星 (太阳系中的天体)

  • 哈雷彗星(周期彗星表编号:1P/Halley)是每76.1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彗星,肉眼可以看到。因英国物理学家爱德蒙·哈雷(1656-1742)首先测定其轨道数据并成功预言回归时间而得名。
  • 哈雷彗星的轨道周期为76~79年,下次过近日点时间为2061年7月28日。哈雷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最迟在公元前240年,或西元前466年,在中国、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欧洲都有这颗彗星出现的清楚纪录,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这是同一颗彗星的再出现。据朱文鑫考证:自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共有29次记录,并符合计算结果。
  • 哈雷彗星是唯一能用裸眼直接从地球看见的短周期彗星,也是人一生中唯一以裸眼可能看见两次的彗星。其它能以裸眼看见的彗星可能会更壮观和更美丽,但那些都是数千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彗星。哈雷彗星上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而下一次回归将在2061年中。在1986年回归时,哈雷彗星成为第一颗被宇宙飞船详细观察的彗星,提供了第一手的彗核结构与彗发和彗尾形成机制的资料。这些观测支持一些长期以来有关彗星结构的假设,特别是弗雷德·惠普的“脏雪球”模型,正确的推测哈雷彗星是挥发性冰-像是水、二氧化碳、和氨-和尘埃的混合物。这个任务提供的资料还大幅改革和重新配置这些材料的想法;例如,理解哈雷彗星的表面主要是布满尘土的,没有挥发性物质,并且只有一小部分是冰。猎户座流星雨是由著名的哈雷彗星造成的。
    • 1、数据显示月球水比地球水包含更多的重氢元素,并与海尔波普彗星、百武彗星及哈雷彗星更为接近。
    • 2、年看见哈雷彗星的千百万人当中,有多少人能够长寿到足以目睹它在二十一世纪的回归呢?
    • 3、发现月球岩石上重氢的含量比地球上水的重氢含量还要高,反倒与海尔?波普彗星、百武彗星和哈雷彗星上水的含量很接近。
    • 4、但是针对哈雷彗星和其他五颗彗星的观测结果给这一结论大泼冷水。
    • 5、目前人们看到宝瓶座流星雨划破夜空的异彩,就是哈雷彗星以往过近日点时喷洒出来的尘埃冰粒。
    • 6、在所有彗星中最有名的是哈雷彗星

    字义分解

    • 拼音hā,hǎ,hà
    • 注音ㄏㄚ,ㄏㄚˇ,ㄏㄚ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KWGK
    • 五行

    1. 张口呼气:哈欠。哈一口气。

    2. 象声词,形容笑声:哈哈大笑。打哈哈(开玩笑)。

    3. 伛,弯:哈腰(稍微弯腰)。

    1. 方言,斥责:哈他一通。

    2. 姓。

    1. 〔哈什蚂〕蛙的一种,雌的腹内有脂肪状物质,中医用作补品。

    • 拼音léi
    • 注音ㄌㄟ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LF
    • 五行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3.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4.  姓。

    • 拼音huì
    • 注音ㄏㄨㄟ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DHDV
    • 五行

    (1)〈书〉

    (2)(名)扫帚:~星。

    (3)(动)扫;拂:拥~。

    • 拼音xīng
    • 注音ㄒㄧ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TGF
    • 五行

    (1)(名)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罗棋布|月明~稀。

    (2)(名)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射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名)(~儿)细碎或细小的东西:一~半点儿。

    (4)(名)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

    (5)(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