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胡
拼音:lín hú
注音:ㄌ一ㄣˊ ㄏㄨˊ

林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族名。战国时分布在今山西朔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内。从事畜牧,精骑射。战国末为赵将李牧击败,遂归附于赵。 2.唐代借指奚﹑契丹等族。

引证解释:

⒈ 古族名。 战国时分布在今山西朔县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内。从事畜牧,精骑射。 战国末为赵将李牧击败,遂归附于赵。

《史记·匈奴列传》:“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
司马贞索隐引如淳曰:“林胡即儋林,为李牧所灭也。”

⒉ 唐代借指奚、契丹等族。

唐张谓《同孙构免官后登蓟楼》诗:“犹希虏尘动,更取林胡帐。”
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序》:“开元二十年,国家有事林胡,詔礼部尚书信安王总戎大举。”

网络解释:

林胡 (古代民族)

  • “胡”是北语“人”的意思。战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统称“胡”,其中主要为“林胡”和“楼烦”。林胡,又称林人、儋林,为林中胡人之简称,生活于森林中。“林胡”活动地区正是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包括今伊金霍洛旗、东胜区和准格尔旗及东越黄河到晋北山地森林区。
  • 字义分解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SY
    • 五行

    (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

    (3)(名)林业:农~牧副渔。

    (4)(名)(Lín)姓。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EG
    • 五行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