讫成
拼音:qì chéng
注音:ㄑ一ˋ ㄔㄥˊ

讫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完成﹔终成。

引证解释:

⒈ 完成;终成。

宋王珪《内外待制制》:“鸿仪讫成,纯貺丕格。”
金张玮等《大金集礼·追加谥号上·天会三年奉上太祖谥号》:“皇帝陛下以同气之亲,隆奉先之孝,诞布圣武,讫成代功。”
清汪婉《翰林院修撰缪公墓志铭》:“故侍讲讫成通儒,而最后遂受天子非常之知。”

网络解释:

讫成

  • qì chéng
  • 完成;终成。 宋 王珪 《内外待制制》:“鸿仪讫成,纯贶丕格。” 金 张玮 等《大金集礼·追加谥号上·天会三年奉上太祖谥号》:“皇帝陛下以同气之亲,隆奉先之孝,诞布圣武,讫成代功。” 清 汪婉 《翰林院修撰缪公墓志铭》:“故侍讲讫成通儒,而最后遂受天子非常之知。”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TNN
    • 五行

    (1)(动)(事情)完结:收~|付~|验~。

    (2)(动)截止:起~。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NNT

    [ chéng ]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