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铏
拼音:tǔ xíng
注音:ㄊㄨˇ ㄒ一ㄥˊ

土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土形。

引证解释:

⒈ 土形。

《韩非子·喻老》:“以为象箸,必不加於土鉶,必将犀玉之杯。”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诗:“禹贡思金鼎, 尧图忆土鉶。”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一件像个黄沙大碗,説是帝舜当日盛羹用的,名曰‘土鉶’。”

网络解释:

土铏

  • 土铏,拼音是tǔ xí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土形。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FFF
    • 五行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GAJ

    (名)古代盛羹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