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亭
拼音: | yě shǐ tíng |
注音: | 一ㄝˇ ㄕˇ ㄊ一ㄥˊ |
野史亭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金·元好问之亭名。
引证解释:
⒈ 金元好问之亭名。 《金史·文艺传下·元好问》:“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已所当任。时金国实録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於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沮而止。
引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跡泯而不传。’乃搆亭於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
吴梅《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七:“野史亭中秋草没, 桂林云气胜临安。”
郁达夫《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仿渔洋例成诗八首·元遗山》:“伤心怕读《中州集》, 野史亭西夕照寒。”
网络解释:
野史亭
字义分解
- 拼音yě
- 注音ㄧㄝˇ
- 笔划11
- 繁体野
- 五笔JFCB
- 五行土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