诮让
拼音:qiào ràng
注音:ㄑ一ㄠˋ ㄖㄤˋ

诮让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谴责。

引证解释:

⒈ 责问。

汉贾谊《新书·淮难》:“淮南王来入,赴千乘之君,陛下为顿顙谢罪皇太后之前, 淮南王曾不誚让。”
唐韩愈《顺宗实录四》:“赋税不登,观察使数誚让。”
清方苞《刘北固哀辞》:“或辨论相持,杂以誚让,而胸中所怀,无毫髮间隔。”

国语词典:

谴责。

网络解释:

诮让

  • 诮让,读音qiào rà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责问。
  • 字义分解

    • 拼音qiào
    • 注音ㄑㄧㄠ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IEG
    • 五行

    (1)(动)讥讽;讽刺。

    (2)(动)责备;谴责。

    • 拼音ràng
    • 注音ㄖㄤ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HG
    • 五行

    (1)(动)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

    (2)(动)请别人接受招待:~茶|把人家~进屋里。

    (3)(动)索取一定的代价;把财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别人。

    (4)(动)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谁~你来的?|~我仔细想|~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5)(介)被;叫:行李~雨给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