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髻
拼音:zhuī jì
注音:ㄓㄨㄟ ㄐ一ˋ

椎髻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椎结"。 2.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发,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 3.汉梁鸿妻孟光"椎髻,着布衣",愿与"梁鸿"俱隐。后遂以"椎髻"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椎结”。

⒉ 一撮之髻,其形如椎。

《史记·货殖列传》:“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
《汉书·李陵传》:“两人皆胡服椎结。”
颜师古注:“结读曰髻,一撮之髻,其形如椎。”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或断髮,或椎髻,露形无服,涂身以灰,精勤苦行,求出生死。”
郭沫若《女神·湘累》:“老翁一人,银发椎髻,白须髯,袒上身。”
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区。 唐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椎髻担餔餉,庞眉识稔年。”
宋梅尧臣《送广西提刑潘比部》诗:“桂林地险通椎髻, 阳朔峯奇削剑鋩。”
清夏燮《中西纪事·五口衅端》:“窃惧东南异日之忧,不在长毛,而在椎髻也。”

⒊ 汉梁鸿妻孟光 “椎髻,著布衣”,愿与“梁鸿”俱隐。后遂以“椎髻”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参见“椎布”。

明吴从先《金小品传》:“澹泊以明得意,即椎髻而前,守约以示无求。”
清唐孙华《遣家人迎内入都》诗:“啼妆应损当年面,椎髻须留见在身。”
王闿运《蔡夫人墓志铭》:“姜生游学,妇织姑炊,割彼私孌,坐驶芳时,椎髻偕隐。”

国语词典:

发髻之形如椎。

网络解释:

椎髻

  • 椎髻又称“椎结”,意为将头发结成椎形的髻,也是我国古老的发式之一。魏学洢《核舟记》亦有关于“椎髻”的记载,曰:“居右者椎髻仰面。”
    • 1、没错,虽然椎髻布衣,但骨子里却透着雍容华贵,莫非他们母子出身在大富大贵之家?
    • 2、后期则如白居易新乐府所咏“时世妆”形容,特征为乌蛮椎髻,眉做八字低肇,脸敷黄粉,唇注乌膏,影响实出自吐蕃。
    • 3、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 4、秦陵兵马俑为何都不戴头盔军团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装,头发统一梳成一个上翘的椎髻
    • 5、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 6、厘米,浅阴线雕刻一成年男子,右椎髻高耸,眼睑长圆形,鼻准浑圆,口阔长方形。

    字义分解

    • 拼音zhuī,chuí
    • 注音ㄓㄨㄟ,ㄔㄨㄟ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SWYG
    • 五行

    zhuī

    1. 构成高等动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椎骨。脊椎。颈椎。胸椎。尾椎。

    chuí

    1. 敲打东西的器具:铁椎。木椎。鼓椎。

    2. 敲打,用椎打击:椎鼓。椎杀。椎心泣血(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3. 愚钝,朴实:椎鲁。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DEFK
    • 五行

    (名)梳在头顶上的发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