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
拼音:kūn lún shān
注音:ㄎㄨㄣ ㄌㄨㄣˊ ㄕㄢ

昆仑山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昆仑山Kūnlún Shān

(1) 亦作“崑崙山”。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经新疆西藏之间,通过青海西南到四川西北部,长2500公里,7千米以上高峰有多座

Kunlun Mountains

国语词典:

山名。西起帕米尔高原,绵延于新疆和西藏之间,北为塔里木盆地,南为藏北高原,是西部地方的大山之一。

网络解释:

昆仑山 (传说中的昆仑山)

  • 昆仑山,原名昆仑丘,又名昆仑虚,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为万山之祖,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
  • 顾颉刚先生将昆仑山分为先秦典籍记载神话中的昆仑丘和汉后地理上认证的昆仑山两个方面:记载于《山海经》《淮南子》等先秦文献中的神话传说中的天柱昆仑山即阳城析城山;而汉后地理上认证的昆仑山为青海一带的于阗山(昆仑山脉)。
  • 古代典籍中的昆仑丘位于古冀州,因山体呈碗状又称宛丘;因傲立于群山,像一个柱子通向天空又称天柱;因对应北斗星,又称璇玑玉衡;因传为天帝下都,并盛产玉石又称玉京山。
  • 据史籍记载,伏羲于昆仑丘王天下,考察星象推演出太极八卦;晨考日出造六峜,制定出八个节气,并由此指导农耕;又制定婚丧之礼;建立太皞部落;将古人从蒙昧推进文明的行列,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
    • 1、我和他是患难之交,当年一起在昆仑山上站过岗放过哨。
    •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 3、望着黄河滚滚的奔向东南,惊涛澎湃着的黄河,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你是一个坚强而又伟大的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 4、昆仑山,绵延几千里,巍峨雄壮,气势磅礴。
    • 5、明朝成书的《封神演义》干脆把元始天尊的玉虚洞挖在昆仑山
    • 6、自治区北部,是起伏比较缓和的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风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间,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二,通称藏北高原,藏语为“羌塘”。

    字义分解

    • 拼音kūn
    • 注音ㄎㄨ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JXXB
    • 五行

    1.  子孙,后嗣:昆裔(子孙后代)。后昆。

    2.  哥哥:昆弟(a.兄弟;b.友好亲爱)。昆仲。昆季。昆玉(称人兄弟的敬辞)。

    3.  众多:昆虫(虫类的统称)。

    4.  山名(a.“昆山”,在中国上海市和江苏省;b.“昆仑山”,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处,亦作“崑崙山”)。

    • 拼音lún
    • 注音ㄌ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XB
    • 五行

    (名)〈书〉条理;伦次。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