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则
拼音:shuì zé
注音:ㄕㄨㄟˋ ㄗㄜˊ
词性: 名词

税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征税的规则和实施条例。

引证解释:

⒈ 征税的规则和实施条例。

清薛福成《筹洋刍议·利权二》:“按旧约各货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徧运天下,路过税关不得加重税则。”
《清会典事例·户部·关税考核二》:“九年准奏,洋药一项,前奏准行各关,照上海税则。”

国语词典:

将各种交易所课征关税的税率,及有关规定,汇编成册,称为「税则」。

网络解释:

税则

  • 税则,是一国政府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并公布实施的应税、免税商品种类划分,按商品类别划分的表构成税则。税则制度,即一国政府制定关税税则所采取的方式。
  • 以税率栏目及栏目数量分类,税则制度分进口税则、出口税则,单式、复式税则。以制定是否受其他国家约束分为自主的与协定的税则。
    • 1、按照中国海关十位税则号项下的出口统计数据。
    • 2、公司税对各种利得收取同等比例税款,但附加税则在利润作为红利分配给股东后即应支付。
    • 3、随着物价上涨,政府本来可以不断调整各关税则,使税则更符合客观实际,而政府对这些违背市场规律的旧制度,不敢越雷池一步,放弃了改革的机会,削弱和限制了自己管理商品经济的能力。
    • 4、另一方面,清理田赋,划一税则,对各县地方附捐及官产、滩地、谷仓着手整理。
    • 5、;中国同意中越边界开放通商,并约明将来与法国议定有关的商约税则时,应使之“于法国商务极为有利”。
    • 6、不过,清末就有明智人士指出洋人把持海关的弊端,认为其“盘踞要津,阻挠税则,左袒西商”,是西方强国鱼肉中国的。

    字义分解

    • 拼音shuì
    • 注音ㄕ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UKQ
    • 五行

    (名)国家向企业集体或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

    • 拼音
    • 注音ㄗ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JH
    • 五行

    (1)(名)规范。

    (2)(名)规则。

    (3)(动)效法。

    (4)(量)用于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5)(连)表示因果关系的词。

    (6)(连)表示转折关系的词。

    (7)(连)表示肯定判断的词。

    (8)(连)表示两件事在时间上前后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