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步龙行
拼音:hǔ bù lóng xíng
注音:ㄏㄨˇ ㄅㄨˋ ㄌㄨㄥˊ ㄒ一ㄥˊ
词性: 成语

虎步龙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柳弃疾《寄少华甬上即效其体》诗之二:“虎步龙行属寄奴,一时瑜亮有黄鬚。”

国语词典:

比喻庄重威武的仪态。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少年寄养楚宫中,虎步龙行自不同。」《痛史.第一○回》:「只见那人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眉清目秀,虎步龙行。」也作「龙行虎步」。

网络解释:

虎步龙行

  • 虎步龙行是一个成语,读音是hǔ bù lóng xíng,意思是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 1、他蓄势待发,体内的虎声明亮,一声声的威势极其吓人,他虎视眈眈,出手间虎步龙行,一种王者的霸气散显而出。
    • 2、星无极向着西门贺迈步,虎步龙行,他每迈动一步,西门贺的心脏就伴随着节奏抽搐一次……
    • 3、这时正有三个人从他身边走过,一个形容憔悴的年轻男子,牵着一个娇柔清秀的小童走在前面,而身后却跟着一个虎步龙行的剑士。
    • 4、他虎步龙行了十几步,就大步行至河岸边上,旋即立定不动。
    • 5、这下叶浩轩索性也不用轻手轻脚的怕打扰小燕看书了,虎步龙行的走向小燕。
    • 6、胖子一见林菲儿,简直是忘乎所以,虎步龙行地就奔林菲儿跑了过去。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HIR

    (1)(名)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跑~|寸~难移|走了一~棋。

    (2)(名)阶段:事情一~比一~顺利。

    (3)(名)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

    (4)(量)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5)(动)用脚走:~入会场|亦~亦趋。

    (6)(动)〈书〉踩;踏:~人后尘。

    (7)(动)〈方〉用脚步等量地:~一~这块地够不够三亩。

    (8)姓。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