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侔
拼音:bù móu
注音:ㄅㄨˋ ㄇㄡˊ

不侔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相等;不等同。

引证解释:

⒈ 不相等;不等同。

《后汉书·荀彧传》:“海内未喻其状,所受不侔其功。”
《明史·谭纶传》:“敌聚攻,我分守,众寡强弱不侔,故言者亟请练兵。”
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故奉使能致其命,以是为类例,其与平时选举议员利害至不侔矣。”

网络解释:

不侔

  • 不侔,读音bù móu,汉语词汇,解释为不相等、不等同。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móu
    • 注音ㄇㄡ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CRH
    • 五行

    (形)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