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遇
拼音: | chǐ yù |
注音: | ㄔˇ ㄩˋ |
齿遇的意思
词语解释:
礼遇;平等相待。
引证解释:
⒈ 礼遇;平等相待。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由此李氏在世,得方幅齿遇。”
余嘉锡笺疏:“此言‘方幅齿遇’,犹言正当礼遇之也。”
《南史·宋桂阳王休范传》:“休范素凡訥,少知解,不为诸兄齿遇。”
国语词典:
同等待遇,以同类相对待。
网络解释:
齿遇
字义分解
- 拼音chǐ
- 注音ㄔˇ
- 笔划8
- 繁体齒
- 五笔HWBJ
- 五行火
(1)(名)人和高等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通称牙或牙齿。
(2)(名)(~儿)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儿|梳~儿。
(3)(形)带齿儿的:~轮。
(4)(名)〈书〉年龄:~德俱尊。
(5)(动)〈书〉说到;提起:~及(说到;提及)|不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