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子
拼音:gāo zi
注音:ㄍㄠ ㄗˇ

羔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羔子gāozi

(1) 小羊,也指其它一些动物的小崽子

lamb;faun;kid

引证解释:

⒈ 初生小羊。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羖羊,但留母一日。寒月者,内羔子坑中。日夕,母还,乃出之。”

⒉ 指某些兽类的幼崽。

如:兔羔子;鹿羔子。

⒊ 俗用作骂人语。

《红楼梦》第七回:“没良心的忘八羔子,瞎充管家。”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那姓朱的还在那里羔子、王八蛋的乱駡。”

国语词典:

幼羊,亦指其他兽类的幼儿。

如:「羊羔子」、「马羔子」。

  • 1、无法无天的忘八羔子!也像极了贾母骂紫鹃你这小蹄子!曾机长骂人,把“央企”二字刻在脸上,底气就足得很。 
  • 2、饥火难耐的陈道宁,突然听到右方草地中传来一声羊叫,扭头一看,是另一房堂叔的绵羊群,七八十斤的大家伙有百十头,还有象大绒球的羊羔子
  • 3、阿苏值不了一只羊,只能抵一只羊羔子
  • 4、我要解开曾祖父临终前那未解的谜团,挖开刘去那羔子的土包。

字义分解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GOU
  • 五行

(1)(名)羊羔;小羊。

(2)(名)泛指动物的幼儿。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