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照
拼音:jiān zhào
注音:ㄐ一ㄢ ㄓㄠˋ

监照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监,通"鉴"。犹照临。 2.监,通"鉴"。监生的凭证。

引证解释:

⒈ 监,通“鉴”。犹照临。

《庄子·天运》:“九洛之事,治成德备,监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

⒉ 监,通“鉴”。监生的凭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再看那大纸包的,是一张监照,一张候选通判的官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回:“他到得上海来,就盘缠断絶了。此刻拿了一张监照,两个奬札,在这里兜卖。”

网络解释:

监照

  • 词语由来:《监照》是国子监发给监生的学历证书。国子监这个名字始于隋,原名国子寺,公元607年,隋炀帝改名国子监,为中央官学。清代国子监是掌管全国学校的最高行政机构,同时又是全国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学或太学。国子监的学生通称为监生。
  •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n,jiàn
    • 注音ㄐㄧㄢ,ㄐㄧ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JTYL
    • 五行

    jiān

    1.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2. 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jiàn

    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 古同“鉴”,镜。

    3. 古同“鉴”,借鉴,参考。

    4. 姓。

    • 拼音zhào
    • 注音ㄓㄠ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VKO
    • 五行

    (1)(动)照射。

    (2)(动)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

    (3)(动)拍摄(相片、电影)。

    (4)(名)相片。

    (5)(动)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护~|牌~。

    (6)(动)照料:~管|~应。

    (7)(动)通知:关~|~会。

    (8)(动)比照:查~|对~。

    (9)(动)知晓;明白:心~不宣。(动)对着;向着:~这个方向走。(介)依照;按照:~章办事|~群众的意见办。(副)表示所做的同原来的一样:心~不宣。(动)对着;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