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丁
拼音:jí dīng
注音:ㄐ一ˊ ㄉ一ㄥ
词性: 拟声词

吉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昆虫名。即吉丁虫。

象声词。形容金属玉器等物碰击声。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形容金属玉器等物碰击声。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晚生把膀子一挣,吉丁的一声,那车就过去了几十步远。”

⒉ 昆虫名。即吉丁虫。参见“吉丁虫”。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蛗螽》:“金龟子,此亦吉丁之类,媚药也。”

国语词典:

状声词。形容金属、玉器等物碰击的清脆响声。

网络解释:

吉丁

  • 吉丁虫俗称爆皮虫、锈皮虫、扁头穿孔虫,属鞘翅目、吉丁科。成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幼虫蛀食枝干皮层,被害处有流胶,为害严重时树皮爆裂,故名“爆皮虫”,甚至造成整株枯死。因其幼虫头大无腿,故名“扁头穿孔虫”。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KF
    • 五行

    (1)(形)吉利;吉祥(跟‘凶’相对):凶多~少|万事大~。

    (2)(Jí)姓。

    • 拼音dīng,zhēng
    • 注音ㄉㄧㄥ,ㄓㄥ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SGH
    • 五行

    dī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zhēng

    1.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