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难
拼音: | píng nán |
注音: | ㄆ一ㄥˊ ㄋㄢˊ |
平难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平除危难。
引证解释:
⒈ 平除危难。
引《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汉中” 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刘禅诏:“昭烈皇帝体明叡之德,光演文武,应乾坤之运,出身平难,经营四方,人鬼同谋,百姓与能。”
《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昭宗慰劳克用,使与茂贞解仇以紓难,拜克用 ‘忠正平难功臣’,封晋王。”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二章:“毒蛇、猛兽之所盘据,毛人、生番之所栖宿,莫不夷险,平难,除莽,涤秽,犂巢,扫穴,奔魑,走魅,成为都会,邑居相望。”
网络解释:
平难
字义分解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平
- 五笔GUHK
- 五行水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与平难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