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华字典
  • 汉语词典
  • 成语大全
  • 近反义词
  • 组词
  • 造句
  • 谜语
字典库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汉语词典 > 词性查词 > 成语词语 > 成语,成语有哪些,有关成语
  • 汉语词典
  • 拼音查词
  • 结构查词
  • 词性查词
按词语词性查询 介词代词副词动词形容词助词名词连词数词成语拟声词数量词疑问词量词
  • 诗书礼乐    shī shū lǐ yuè

    古代儒家六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 失足落水    shī zú luò shuǐ

    脚一滑跌入水中。比喻一时受诱骗而行为堕落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词语解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⒈  比喻在这个时候丧失机会或失败了,在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例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英lose at sunrise and gain at sunset;引证解释⒈  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引《后汉书·冯异传》:“﹝ 光武帝 ﹞璽书劳 异 曰:‘ 赤眉 破平,士卒劳苦,始虽垂翅 回谿,终能奋翼 黽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南史·何敬容传》:“少戢言於众口,微自救於竹帛,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冷眼观》第二十回:“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孙中山 《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但是失之东隅,还可以收之桑榆,亡羊补牢,还未为晚。”国语辞典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shī zhī dōng yú shōu zhī sāng yú ]⒈  东隅,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日落所照处,指晚上。全句比喻虽然先在某一方面有损失,但终在另一方面有成就。引《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始虽垂翅回谿,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冷眼观·第二〇回》:「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词语解释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chà zhī qiān lǐ ]⒈  亦作“失之毫厘,差以千里”。⒉  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引证解释⒈  亦作“失之毫釐,差以千里”。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引《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孔广森 补注:“《易説通卦验》文。”国语辞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 chā zhī qiān lǐ ]⒈  毫、厘,皆为极小的长度单位。全句指差距虽然极细微,但导致的差误、错误却极大。唐·冯用之〈机论〉:「语不相时,则殆辱,薛冶谏其君也;默不相时,则受谤,子家从其贼也。所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作「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引《大戴礼记·保傅》:「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

    词语解释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 ]⒈  只稍微差一点儿,就会造成很大差误或错误。亦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开始的时候,就得有个盘算,才不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崇高的理想》英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引证解释⒈  见“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引《陈书·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於浮辞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无政府说》:“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目的一失,以后之种种遂不可设想矣。”国语辞典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 chā yǐ qiān lǐ ]⒈  差距虽然极细微,但导致的错误却极大。也作「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引《陈书·卷一九·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词语解释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⒈  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引证解释⒈  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引《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进不了那座清祕堂,用个部属中书,已就‘失之毫釐,谬以千里’了。”茅盾 《第一阶级的故事》:“这中间失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不能不说明白。”
  • 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shī zhī qiān lǐchà ruò háo lí

    词语解释失之千里,差若毫厘[ shī zhī qiān lǐ,chà ruò háo lí ]⒈  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引证解释⒈  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引《隋书·天文志上》:“失之千里,差若毫釐,大象一乖,餘何可验!”
  • 食而不化    shí ér bù huà

    (1) 吃下去不消化。比喻对所学的知识未能理解,不会运用 例 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六》 英 swallow without understanding
  • 识微知着    shí wēi zhī zhe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时不可失    shí bù kě shī

    (1) 办事要抓住良机,不可错过 例 时不可失,机不再来 英 seize a chance
  • 石枯松老    shí kū sōng lǎo

    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久。
  • 市民文学    shì mín wén xué

    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
  • 十字打开    shí zì dǎ kāi

    比喻话说的很清楚或道理讲的很明白。
  •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词语解释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shuǐ zé zài zhōu,shuǐ zé fù zhōu ]⒈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 水月观音    shuǐ yuè guān yīn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吗,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丽俊美。
  • 死心落地    sǐ xīn luò dì

    犹死心塌地。
  • 死声活气    sǐ shēng huó qì

    阴阳怪气的声音。
  • 死说活说    sǐ shuō huó shuō

    (1) 一定要 例 她死说活说把几条鱼放在锅台上。——从维熙《故乡散记》 英 persuade by all means
  • 死死平平    sǐ sǐ píng píng

    (1) 麻木不仁,没有生气 例 生活得没味没臭,死死平平 英 lifeless
  • 死无所名    sǐ wú suǒ míng

    名:为世人知晓。虽死而不为人所称道。指白白地送死
首页9899100101102下一页

按照拼音查词语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按照词性查词语

  • 介词
  • 代词
  • 副词
  • 动词
  • 形容词
  • 助词
  • 名词
  • 连词
  • 数词
  • 成语
  • 拟声词
  • 数量词
  • 疑问词
  • 量词

按照结构查词语

  • AABB式
  • AABC式
  • AAB式
  • AA式
  • ABAC式
  • ABB式
  • ABCC式

网站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免责说明:本站内容全部由字典库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字典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2024130939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