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七的词语
七佛 qī fó
佛教语。谓释迦牟尼及其先出世的六佛。即过去劫中三佛毗婆尸﹑尸弃﹑毗舍浮和现在劫中四佛拘留孙﹑拘那含﹑迦叶和释迦牟尼。诸经中名号微异,系转译之讹。见《七佛经》﹑《法苑珠林》卷八。七宫 qī gōng
古代燕乐中的宫声七调。七经 qī jīng
1.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 2.道家七类经书。3.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七贵三公 qī guì sān gōng
泛指权贵显宦。七调 qī diào
古乐律高低音域,自黄钟至中吕,称七调。七命 qī mìng
周代官爵的第七级,赐国侯伯。 借指封疆大吏。 犹言七名。七盘 qī pán
亦作“七槃”。古舞名。在地上排盘七个,舞者穿长袖舞衣,在盘的周围或盘上舞蹈。 指七盘岭。在四川广元东北与陕西宁强的交界处,上有七盘关,是川陕间重要关隘之一。七丝 qī sī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七人 qī rén
指古代天子的七位诤臣。七死 qī sǐ
七种致死之道。七月七 qī yuè qī
农历七月初七日。是夜为七夕。七音 qī yīn
1.古乐理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音。 2.等韵之学,以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种发音为七音。七星坛 qī xīng tán
道教用以祭祀北斗七星的台。七亡 qī wáng
古谓导致生灵涂炭的七种原因。七夕针 qī xī zhēn
即七孔针。七正 qī zhèng
1.古天文术语,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2.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七足八手 qī zú bā shǒu
亦作'七足八手'。 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七驺 qī zōu
1.七个驾御车马的吏役。《礼记.月令》:"﹝季秋之月﹞命仆及七驺,咸驾。"郑玄注:"七驺,谓趣马,主为诸官驾说者也。"说,通"脱"。驾说,谓驾车﹑脱车。孔颖达疏引皇侃曰:"天子马有六种,种别有驺,则六驺也。又有揔主之人,并六驺为七,故为七驺。" 2.古代官员出行时,在前头开道的七名骑卒。七大洲 qī dà zhōu
(1) 全球大陆(包括其附近岛屿)的总称。地球上共有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绝大部分在南极圈内。亚洲面积最大,为4400万平方公里;大洋洲面积最小,为900万平方公里 英 seven continents七纵七禽 qī zòng qī qín
亦作'七纵七擒'。后比喻善于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七众 qī zhòng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七重围子 qī zhòng wéi zǐ
密密层层的警卫军。七弦 qī xián
1.亦作"七弦"。 2.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七始 qī shǐ
1.古代乐论,以十二律中的黄钟﹑林钟﹑太簇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宾﹑南吕﹑应钟为春夏秋冬之始,合称"七始"。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七始》。 2.作为乐曲名。七舍 qī shè
指室﹑堂﹑庭﹑门﹑巷﹑术﹑野七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