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东的词语
齐东野语 qí dōng yě yǔ
但也许是齐东野语,我没有考查过这事的真伪。——鲁迅《两地书》清东陵 qīng dōng líng
一处清代帝王陵墓。南北东西 nán běi dōng xī
指四方、到处、各地或方向;也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毛泽东诗词集 máo zé dōng shī cí jí
词语解释⒈ 1996年出版。收旧体诗词六十七首。表达了作者崇高的志向,也歌颂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想像丰富,语言凝练,具有雄浑、豪放、壮美的风格。毛泽东哲学批注集 máo zé dōng zhé xué pī zhù jí
词语解释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毛澤東哲學批註集)[ máo zé dōng zhé xué pī zhù jí ]⒈ 毛泽东的读书批注和读书摘录的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1988年出版。收入1936年11月至1965年的读书批注和摘录。毛泽东的批注与原书有关段落对照排印,保留了批读时的各种符号,批语中的讹误衍漏保持原样,在改误、去衍、补漏等符号内加以改正。毛泽东著作选读 máo zé dōng zhù zuò xuǎn dú
《毛泽东著作选读》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分上下两册,共58.2万字。毛泽东书信选集 máo zé dōng shū xìn xuǎn jí
词语解释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1983年12月出版。收入1920-1965年的书信三百七十二封。每封信后都注明刊印所根据的原件。大多据手稿刊印。马耳东风 mǎ ěr dōng fēng
(1) 东风吹过马耳边,瞬间即逝。比喻把别人的话当耳边风 例 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马耳东风。——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英 go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like the east wind blowing the ear of a horse (2) 又说“马耳东风” 例 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诗五首》 (3) 亦作“东风吹马耳”老东人 lǎo dōng rén
老东家。老东家 lǎo dōng jiā
解释为多年的雇主、年长一辈的东家。老东 lǎo dōng
老东家。龙东 lóng dōng
犹龙钟。孔雀东南飞 kǒng què dōng nán fēi
词语解释⒈ 乐府《杂曲歌辞》名。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原为汉末民歌,经后代文人加工,收入《玉台新咏》。汉末庐江(今属安徽)小吏焦仲卿与妻刘兰芝在焦母强迫下离异,后兰芝因母兄逼她改嫁而自尽,仲卿亦殉情而死。诗歌揭露了封建礼教的黑暗,赞美了男女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全诗三百五十余句,一千七百余字,是古代少见的长篇叙事诗。江东独步 jiāng dōng dú bù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胶东 jiāo dōng
词语解释⒈ “山东半岛”的习称。因在胶莱河以东,故名。近东 jìn dōng
(1) 欧洲人指亚洲西南部和非洲东北部地区,但伊朗、阿富汗除外 英 the Near East河东先生集 hé dōng xiān shēng jí
词语解释⒈ 别集名。唐代柳宗元著,刘禹锡编。宋人有各种注本。明代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评注较详。海东 hǎi dōng
指海以东地带。常指日本。华东野战军 huá dōng yě zhàn jūn
词语解释⒈ 见“第三野战军”。河东 hé dōng
(1) 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自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今之山西省。秦汉时置河东郡、唐初 置河东道,开元间又置河东节度使,宋置河东路,明废 英 Hedong东方杂志 dōng fāng zá zhì
大型综合性期刊。1904年3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徐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等曾任主编。内容有文学、历史、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等。1948年12月停刊。东顾 dōng gù
顾念东方。也谓东望。东阁待贤 dōng gé dài xián
东厢的居室或楼房。 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明清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洪武十五年始置。清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阁名。指东亭。故址在今四川省崇庆县东。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仇兆鳌注:'东阁,指东亭。'一说谓款待宾客之所。参阅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一。东头 dōng tóu
东边。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dōng wú zhāo qīnnòng jiǎ chéng zhēn
词语解释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dōng wú zhāo qīn,nòng jiǎ chéng zhēn ]⒈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载,孙刘联合在赤壁之战中战胜曹操后,刘备借东吴荆州暂驻。周瑜设计赚备入吴招亲,欲以之为人质索回荆州。不料吴国太(孙权母)见备英姿出众,曰:“真吾婿也”,遂将其小女(权妹)嫁给刘备,是为孙夫人。后因以“东吴招亲,弄假成真”比喻有违初衷,弄巧成拙。引证解释⒈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载, 孙 刘 联合在 赤壁 之战中战胜 曹操 后, 刘备 借 东吴 荆州 暂驻。引周瑜 设计赚 备 入 吴 招亲,欲以之为人质索回 荆州。不料 吴国太 ( 孙权 母)见 备 英姿出众,曰:“真吾婿也”,遂将其小女( 权 妹)嫁给 刘备,是为 孙夫人。后因以“东吴招亲,弄假成真”比喻有违初衷,弄巧成拙。 克非 《春潮急》九:“‘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李春山 在心里直骂自己:又干了一桩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