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律的词语
篙律 gāo lǜ
撑篙的方法。改律 gǎi lǜ
改变法规。 改变音律。概律 gài lǜ
一概约束。律赋 lǜ fù
指有一定格律的赋体。其音韵谐和,对偶工整,于音律、押韵都有严格规定。为唐·宋以来科举考试所采用。附律 fù lǜ
增附的律例。風律 fēng lǜ
1.指音律。亦比喻风教律令。 2.古代的一种占卜的方法。律讽 lǜ fěng
指律诗中的讽喻诗。凤律 fèng lǜ
《吕氏春秋.古乐》:"﹝伶伦﹞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后世因以"凤律"指音律。方头不律 fāng tóu bù lǜ
(1) 方头:俗谓不合时宜。不律:倔强不顺。形容脾气倔强,固执己见 例 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欺侮一个老年,打扯他跳河。——元·郑廷玉《金凤钗》 英 inopportune or inappropriate犯律 fàn lǜ
违犯戒律。反射定律 fǎn shè dìng lǜ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法律文件 fǎ lǜ wén jiàn
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在法律上有效的文件的总称。包括规范性文件和非规范性文件。前者即广义的法规;后者只对特定的对象有效,如判决书、任命书、拘留证、公证书等。法律事实 fǎ lǜ shì shí
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即为法律事实。法律责任 fǎ lǜ zé rèn
因实施违法行为或拒不履行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根据不同的性质、程度,有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之分。法律行为 fǎ lǜ xíng wéi
①由法律所调整、能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如签订合同、婚姻登记等。行为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最经常的法律事实。其成立条件为:(1)必须是行为人自觉的作为与不作为。无辨认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一般人在暴力威胁下的作为与不作为,都不能看成是法律行为。(2)必须基于行为人的意愿并具有外部表现的活动。(3)必须是为法律规范所确认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②“民事法律行为”的简称。见“民事法律行为”(66页)。法律顾问 fǎ lǜ gù wèn
(1) 被指定或聘请在法律问题上为特定诉讼委托人、政府官员或公共团体提供建议或充当代表的律师 英 counsel (2) 对有关法人、社团(包括公司、企业)的法律所涉及的案件有专门研究的律师:法人、社团法律顾问 英 corporation lawyer法律关系主体 fǎ lǜ guān xì zhǔ tǐ
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等。其中国家既是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又是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在某些财产法律关系(如国家公债等)中还可以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 fǎ lǜ guān xì kè tǐ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一定的对象。法律意识 fǎ lǜ yì shí
重视、遵守和自觉执行法律的思想观念。主要反映人们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认识,对现行法律的理解和评价。表现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法律规范 fǎ lǜ guī fàn
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一种社会规范。法律制度 fǎ lǜ zhì dù
①一国的立法制度与司法制度的总称。即通常所称的“法制”。②调整某一类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所有权方面的法律制度、诉讼方面的法律制度等。法律解释 fǎ lǜ jiě shì
对法律规范的涵义、用语所作的说明。旨在统一理解和准确适用法律。法律 fǎ lǜ
(1) 古时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 英 law;statute析律贰端 xī lǜ èr duān
谓曲解法律条文,妄生不实端绪,以加重人罪。无矛盾律 wú máo dùn lǜ
统逻辑基本规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