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实
拼音: | fǎ lǜ shì shí |
注音: | ㄈㄚˇ ㄌㄩˋ ㄕˋ ㄕˊ |
法律事实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即为法律事实。
网络解释:
法律事实
- 1、在民法领域,除法律行为外,事实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法律事实,但学界给予的关注较少。
- 2、所以法律事实是经过思维加后被法官所认定的事实,其与真实的客观事实不一定一致。
- 3、法律事实形成过程的客观化包括两个方面,即心证公开和判决理由公开。
- 4、这种差异主要是法律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而不是法律规定不明确的问题。
- 5、众多法律事实说明,尽管交叉许可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优越性,但其缺陷依然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通过立法加以完善。
- 6、因此,刑事诉讼中的事实,应当包括在诉讼中体体现的案件事实、程序事实和证据事实,并在事实推理的基础上,达到作为审判结果的法律事实。
字义分解
- 拼音fǎ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法
- 五笔IFCY
- 五行水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 拼音lǜ
- 注音ˋ
- 笔划9
- 繁体律
- 五笔tvfh
- 五行火
(1)(名)法律;规则:定~|规~|纪~。
(2)(名)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
(3)(名)旧诗的一种体裁:五~|七~。
(4)(动)〈书〉约束:~己甚严。
(5)(Lǜ)姓。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事
- 五笔GKVH
- 五行金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