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舶的词语
市舶司 shì bó sī
官署名。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在广州设市舶使,为市舶司前身。市舶务 shì bó wù
即市舶司。市舶使 shì bó shǐ
官名。唐代在广州等地设市舶使,掌海外贸易﹑关税等。船舶国籍 chuán bó guó jí
船舶在一国登记注册后所取得的该国国籍。船舶按其国籍在船尾悬挂国旗,并受该国法律的管辖和保护。舶贾 bó jiǎ
国外来的商人。舶主 bó zhǔ
船舶的主人。《宋史·外国传五·三佛齐国》:“雍熙 二年,舶主 金花茶 以方物来献。”舶物 bó wù
由国外运来的货物。即舶来品。舶货 bó huò
由海外进口的物品。舶船 bó chuán
海船。亦泛指大船。晋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司马错 率 巴 蜀 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 江 伐 楚。”宋 沉括《梦溪笔谈·药议》:“章宪太后 有旨,令於舶船求此二物。”宋 孔平仲《续世说·政事》:“李勉 在 广州,性廉洁,舶船米都不检閲。先是,舶船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 之末年,至者四十餘。”舶来 bó lái
1.从外国进口。 2.从外国引进来的东西或技术 。舶趠风 bó zhuó fēng
指梅雨结束夏季开始之际强盛的季候风。舶来品 bó lái pǐn
(1) 旧指从外国进口的货物 英 imported goods宝舶 bǎo bó
装载珍宝的船。古代多指从事海外贸易的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