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哈的词语
哈布斯堡王朝 hā bù sī pù wáng cháo
哈布斯堡王朝(英语:House of Habsburg,公元6世纪—1918年),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哈达 hǎ dá
(1)藏族、蒙古族人在迎送、馈赠、敬神以及日常交往礼节上使用的薄绢,分红、黄、蓝、绿、白等色。颜色和长短因受赠人地位不同而分。又叫“哈达克”、“哈德”、“口嗒” 英 kha-btags;hada哈萨克族 hā sà kè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由古代乌孙、突厥、契丹和后来蒙古的一部分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发展而成。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小部分散居在青海、甘肃西部。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多信奉伊斯兰教。哈罗 hā luo
(1) 用在熟人之间表示问候,或在电话上回答对方,或表示惊讶 英 hello哈什 hà shí
哈欠。哈昔泥 hā xī ní
中药材阿魏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阿魏》。哈剌 hā là
(1) 口∶形容食用油类、油料作物果实或含油食品久置后味道怪异 例 这些花生米放哈剌了,扔了吧 英 rancid哈剌基酒 hā là jī jiǔ
1.即酒精。哈号 hā hào
清代京师中巡逻兵卒报晓。哈尼族 hā ní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哈哄哄 hā hǒng hǒng
犹言闹哄哄。哈屯 hā tún
1.亦作"哈屯"。 2.蒙古语。娘子;王妃。哈呀 hā yā
叹词。表惊讶﹑惋惜。哈剌契丹 hā là qì dān
古族名兼古国名。也叫黑契丹(契丹语,哈剌为"黑"的意思)。指耶律大石所建的西辽。也用来专指契丹本族人。哈敦 hā dūn
1.亦作"哈屯"。 2.蒙古语。娘子;王妃。哈沓 hā tà
1.糊涂;马虎。哈话 hā huà
1.傻话;丢人话。哈啰 hā luó
1.打招呼或引人注意的感叹词。 2.歌手阿杜2003年12月24日发行的专辑。哈薩克族 hā sà kè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由古代乌孙、突厥、契丹和后来蒙古的一部分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发展而成。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小部分散居在青海、甘肃西部。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多信奉伊斯兰教。哈哈儿 hā hā ér
方言。可笑的事。如:他老是把那些哈哈儿说来逗人。哈士蟆 hà shi má
(1) 即中国林蛙。产于中国东北的一种蛙,体长一般6—7厘米,背部土灰色至暗绿色,散布黄色及红色斑点,鼓膜处有一黑色三角斑,四肢有清晰的横纹,腹面乳白色,散有红色斑点,趾间有蹼,生活在阴湿之处,干燥体以及雌蛙输卵管干制品质块,即哈士蟆油,可用作强壮剂,又作“哈什蚂”,“哈什玛” 英 Chinese forest frog哈腰 hā yāo
(1) 弯腰。多指向对方躬身表示敬意 英 bend one’s back;stoop哈荅 hā dá
1.亦作"哈荅"。 2.马虎;随便。 3.厮混。哈雷彗星 hā léi huì xīng
(1) 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其轨道运行周期约76年,彗星核半径估计约15公里,最近一次在1986年出现 英 Halley’s comet;the Halley Comet哈气 hā qì
犹叹气。 犹呵气,张口呼气。如:他往冻僵的手上哈气。 凝聚在物体表面的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