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竹的词语
竹木 zhú mù
竹与树木。 草名。萆薢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萆薢》。竹叶 zhú yè
1.竹的叶子。2.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竹报平安 zhú bào píng ān
指报平安的家书。竹根雕 zhú gēn diāo
以竹根为材料雕刻而成的工艺品。竹雕 zhú diāo
以竹子作材料的雕刻工艺。竹凤 zhú fèng
凤凰。传说凤鸟非竹实不食﹐故称。竹鱼 zhú yú
鱼名。竹马之交 zhú mǎ zhī jiāo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竹烟波月 zhú yān bō yuè
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喻月光下优美的景色。竹秋 zhú qiū
是出农历二月。二月为竹秋。竹马之好 zhú mǎ zhī hǎo
比喻幼年时的友谊。竹林之游 zhú lín zhī yóu
指魏晋间阮籍﹑嵇康等七人在竹林的宴游。谓以竹制麻将牌博戏。竹鸡 zhú jī
1.亦作"竹鸡"。 2.鸟名。形似鹧鸪而小﹐上体橄榄褐色﹐胸部棕色多斑。多生活在竹林里。竹鸡草 zhú jī cǎo
鸭跖草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竹马 zhú mǎ
(1) 儿童玩具,典型的式样是一根杆子,一端有马头模型,有时另一端装轮子,孩子跨立上面,假作骑马 英 hobbyhorse (2) 用竹篾扎成的一种道具,用于民间舞蹈竹马灯 英 bamboo horse竹马灯 zhú mǎ dēng
1.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竹马一般用篾片扎成骨架﹐外面糊纸或布﹐分前后两截﹐系在舞者腰上如骑马状。舞时表现骑马徐行或疾驰﹑跳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有的边舞边歌。竹马子 zhú mǎ zǐ
即竹马灯。竹蛇 zhú shé
1.即竹根蛇。竹龙 zhú lóng
1.一种上架版屋的巨型竹筏。 2.连接在一起的引水竹筒。 3.一种竹制民间工艺品。竹牛 zhú niú
1.野牛的一种。竹鼠 zhú shǔ
在竹林穴居的野鼠﹐似家鼠而稍大﹐背部棕灰色﹐腹部灰色﹐四肢和尾短﹐食竹笋和地下茎。新竹市 xīn zhú shì
在台湾省本岛西北部、头前溪南侧、纵贯铁路线上。1982年设市。人口38.3万(1994年)。是台湾省的科技工业中心之一,1980年辟为“科学工业园”。有台湾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及联合工业研究所。破竹之势 pò zhú zhī shì
(1) 比喻节节胜利,势不可挡 例 我军以破竹之势,迅速收复了整个岛屿 英 with irresistible force兰竹图 lán zhú tú
词语解释⒈ 中国画。清代郑燮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左方几竿墨竹上贯顶端,竹竿极细,竹叶较密;竹后一块大石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一丛幽兰扎根于石缝中。枯竹空言 kū zhú kōng yán
词语解释⒈ 竹:竹简。干枯的竹简和空洞的言论。指毫无实用价值的古书和空泛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