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七的词语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词语解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⒈ 见“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引证解释⒈ 见“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国语辞典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jiù rén yī mìng 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⒈ (谚语)救他人一命,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佛塔。比喻救人活命,功德无量。也作「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引《西游记·第三三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驮他驮儿便罢了,且讲甚么『北斗经』、『南斗经』!」《醒世恒言·卷一〇·刘小官雌雄兄弟》:「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词语解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jiù rén yī mìng,shèng zào qī jí fú tú ]⒈ 谓救人性命功德无量。引证解释⒈ 谓救人性命功德无量。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从来説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况是个女人,怎能勾出来,没人救他,必定是死。”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huáng huā gǎng qī shí èr liè shì mù
词语解释⒈ 在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白云山麓。1918年为纪念1911年同盟会广州起义牺牲的七十二烈士而建的烈士陵园。正门为巨型牌坊式门楼,上刻孙中山“浩气长存”题词。陵墓方形,为花岗岩砌成。墓后纪功坊,用七十二块石砌成金字塔形坊顶,每块石上刻烈士姓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huáng huā gǎng qī shí èr liè shì
词语解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huáng huā gǎng qī shí èr liè shì ]⒈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起义,喻培伦(云纪)、林时爽、方声洞等一百余人英勇牺牲,后经广州人民收殓遗骸七十二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引证解释⒈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 广州 起义, 喻培伦 ( 云纪 )、 林时爽、方声洞 等一百馀人英勇牺牲,后经 广州 人民收殓遗骸七十二具,葬于 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不管三七二十一 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
(1) 不问情由或不顾一切 英 no matter what others may say;regardless of the consequences不问三七二十一 bù wèn sān qī èr shí yī
不问情由。十七 shí qī
十分之七。七大 qī dà
佛教指地﹑水﹑火﹑风﹑空﹑见﹑识七种周遍一切的要素。其中前'五大'为色﹑声等境,'见大'为眼﹑耳等根,'识大'为视﹑听等识。七百 qī bǎi
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七一 qī yī
(1) 1921年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来确定七月一日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 英 July 1七步 qī bù
相传三国魏曹植七步成诗,后常以'七步'形容才思敏捷。七宝粥 qī bǎo zhōu
见“七宝五味粥 ”。七次脉 qī cì mài
任督脉及手足三阳经在颈部的一个穴位,共为八穴。三脉七轮 sān mài qī lún
在西藏密宗里关于气脉的理论,与医学观点不同。殷七七 yīn qī qī
1.唐代道士﹐名天祥﹐又名道筌﹐自称七七﹐以善幻术著名。七校 qī xiào
指汉代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贲七校尉。《汉书.刑法志》:"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百官表》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凡八校尉。胡骑不常置,故此言七也。"一说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不领兵,不在七校之列。见清沈钦韩《汉书疏证》。后泛称各军将领。七众溺水 qī zhòng nì shuǐ
佛学术语,名数,第一人入水则溺。七属 qī shǔ
谓用七节甲片连缀而成。十七弟子 shí qī dì zǐ
指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孟仲子、公都子、陈臻、高子、徐辟、乐正子、咸丘蒙、孟季子、陈代、彭更、万章、屋庐子、告子、桃应、充虞、周霄十七人。参阅明·张九韶《群书拾唾》。七科适 qī kē shì
西汉战时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三徵七辟 sān zhǐ qī pì
谓累次征召。征,天子之召;辟,州郡之召。七菹 qī zū
指韭﹑菁﹑茆﹑葵﹑芹﹑菭﹑笋七种腌菜。七分似鬼 qī fēn sì guǐ
sān fēn sì rén,形容人长得丑陋或骂人长相难看。七隩 qī yù
泛指偏远地区。隩,水岸内曲处。平陆七贤八景 píng lù qī xián bā jǐng
中国古代平陆七位圣贤和八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