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校
拼音:qī xiào
注音:ㄑ一 ㄒ一ㄠˋ

七校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汉代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贲七校尉。《汉书.刑法志》:"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百官表》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凡八校尉。胡骑不常置,故此言七也。"一说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不领兵,不在七校之列。见清沈钦韩《汉书疏证》。后泛称各军将领。

引证解释:

⒈ 指汉代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虎賁七校尉。

《汉书·刑法志》:“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
颜师古注引晋灼曰:“《百官表》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賁,凡八校尉。胡骑不常置,故此言七也。”
一说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不领兵,不在七校之列。见清沉钦韩《汉书疏证》。后泛称各军将领。 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清张逸少《北征凯旋》诗之三:“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网络解释:

七校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AGN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 拼音xiào,jiào
  • 注音ㄒㄧㄠˋ,ㄐㄧ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UQY
  • 五行

xiào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校园。校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jiào

1. 比较:校场。

2. 查对、订正:校勘。校订。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