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之才
qī bù zhī cái
ㄑ一 ㄅㄨˋ ㄓ ㄘㄞˊ
常用成语
QBZC
偏正式成语
之;不能读作“zī”。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才;不能写作“财”。
成语意思
- 1、我虽无七步之才,但写点杂感还是得心应手的。
- 2、他长于写作,有七步之才。
- 3、他很有文学才华,上中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 4、她文思敏捷,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 5、七孔归一头,七律七绝七步之才只一人;七情七夕,七字乃六加一后所得,祝七一快乐!
- 6、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
- 笔划7
- 繁体步
- 五笔HIR
(1)(名)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跑~|寸~难移|走了一~棋。
(2)(名)阶段:事情一~比一~顺利。
(3)(名)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
(4)(量)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5)(动)用脚走:~入会场|亦~亦趋。
(6)(动)〈书〉踩;踏:~人后尘。
(7)(动)〈方〉用脚步等量地:~一~这块地够不够三亩。
(8)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七步之才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