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ㄕㄢ ㄓㄨㄥ ㄗㄞˇ ㄒ一ㄤˋ
一般成语
SZZX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出处:
《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语法:
山中宰相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示例: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4回:“在家丰衣足食,肥马轻裘,紫蟹黄鸡,山肴海味,称不得是个山中宰相!”
- 1、山中宰相无官府,天下神仙有子孙。
- 2、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
- 3、王爷所说莫非是人称山中宰相的陶弘景,我在北朝也时有耳闻。
- 4、不虞之誉不言而信不恶而严荣华富贵山中宰相师道尊严。
- 5、后来,山中宰相陶宏景,隐居此洞,潜心修炼,著书立说。
- 6、陶宏景有‘山中宰相’之称,深慕葛稚川之行迳,于是修道学医,亦唯葛稚川马首是瞻。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山
- 五笔MMMM
- 五行土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中
- 五笔KHK
- 五行火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 拼音zǎi
- 注音ㄗㄞˇ
- 笔划10
- 繁体宰
- 五笔PUJ
- 五行金
(1)(动)主管;主持。
(2)(名)古代官名。
(3)(动)杀(牲畜、家畜等)。
- 拼音xiāng,xiàng
- 注音ㄒㄧㄤ,ㄒㄧㄤˋ
- 笔划9
- 繁体相
- 五笔SHG
- 五行木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xiàng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与山中宰相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