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é qí sān mèi
ㄉㄜˊ ㄑ一ˊ ㄙㄢ ㄇㄟˋ
生僻成语
DQSM
动宾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出处:
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语法:
得其三昧作谓语;借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
示例:
只要你慢慢揣摩,自能得其三昧
- 1、有论者认为,钟国康之书法、篆刻师法吴昌硕,心慕手追,得其三昧,几可乱真。
- 2、阅读伟林的这本《借问英雄何处》,只需落尽尘埃,还原赤子之心,便可得其三昧。
- 3、看来,铁岭的有些“十佳公安民警”早已得其三昧了。
- 4、若人人得其三昧,则兹世不可不清明也。
- 5、而面前修身洁行、得其三昧的僧侣或许通幽洞微,岂不是一位极的倾诉对象。
- 6、楼市需求,求要得其法,求要得其三昧,求人不如求己。
字义分解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得
- 五笔TJGF
- 五行金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děi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de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 拼音qí
- 注音ㄑㄧˊ,ㄐㄧ
- 笔划8
- 繁体其
- 五笔ADWU
- 五行木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与得其三昧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