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ng gòu nà wū
ㄘㄤˊ ㄍㄡˋ ㄋㄚˋ ㄨ
常用成语
藏垢納汙
CGNW
联合式成语
藏;不能读作“zànɡ”。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藏垢纳污和“含垢纳污”;同出一源;都可指包容坏人坏事。但“含垢纳污”原指有容忍耻辱和污蔑的器量;藏垢纳污没有此意。
成语意思
解释: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语法:
藏垢纳污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
示例:
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说的罢:“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鲁迅《且介亭杂文附集 女吊》)
英语:
assemble the worst elements of society
俄语:
собирáть всю грязь
日语:
悪人(あくにん)や悪事(あくじ)をかくまう
其他:
<德>bǒsen Menschen und Taten Schutz gewǎhren
近义词:
反义词:
- 1、鼓励私人开旅馆本是件事,但不能把私人旅馆办成藏垢纳污的地方。
- 2、招待所自从他主事后就成了藏垢纳污的地方。
- 3、这间公寓里藏垢纳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有。
- 4、某夜总会是藏垢纳污的地方。
- 5、佛门清净地,岂可藏垢纳污?
- 6、党八股是藏垢纳污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字义分解
- 拼音cáng,zàng
- 注音ㄘㄤˊ,ㄗㄤˋ
- 笔划17
- 繁体藏
- 五笔ADNT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zàng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
- 拼音nà
- 注音ㄋㄚˋ
- 笔划7
- 繁体納
- 五笔XMWY
(1)(动)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
(2)(动)接受:~降|采~。
(3)(动)享受:~凉。
(4)(动)放进去:~入正轨。
(5)(动)交付(捐税、公粮等):~税|交~公粮。
(6)(动)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
与藏垢纳污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