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挢不下
  • 【拼音】:  

    shé jiǎo bù xià

  • 【注音】:  

    ㄕㄜˊ ㄐ一ㄠˇ ㄅㄨˋ ㄒ一ㄚˋ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舌撟不下

  • 【简拼】:  

    SJBX

  • 【结构】:  

    补充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挢:翘起。翘起舌头,久久不能放下。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

  • 出处:

    《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

  • 语法:

    舌挢不下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惊讶或恐惧时。

  • 示例:

    次日长闻报,仰面视天,舌挢不能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

    • 1、看到这一幕他舌挢不下,久久不能平静。 
    • 2、在一片白色的空间里,林正龙舌挢不下望着面前的一个特大寸屏幕。
    • 3、这句话把丁建儒吓了个舌挢不下
    • 4、舌挢不下色若死灰神逝魄夺缩头缩脑肆无忌惮。
    • 5、老人语出惊人,众人舌挢不下,谁也没想到,老人说出的幕后黑手,竟然是姚家祖上!黑色的鬼棺沉沉浮浮,随着它的出现,天摇地动,漫天黑雪。
    • 6、蔡雪本想踢一脚足可以正中她的肚子,但也被这一招惊得舌挢不下,甚至忘记了反击。

    字义分解

    • 拼音shé
    • 注音ㄕ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DD
    • 五行

    (1)(名)舌头。

    (2)(名)像舌头的东西:火~。

    (3)(名)铃或铎中的锤。

    • 拼音jiǎo
    • 注音ㄐㄧ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TDJ
    • 五行

    (动)举:~首高视。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