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 huǒ shāo shēn
一ㄣˇ ㄏㄨㄛˇ ㄕㄠ ㄕㄣ
常用成语
引火燒身
YHSS
连动式成语
引;不能读作“rěn”。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烧;不能写作“浇”。
成语意思
解释:
比喻自招灾祸;自讨苦吃或自取灭亡。也可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错误;争取大家的批评;帮助。
出处: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语法:
引火烧身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示例:
谁胆敢发动战争,必定会引火烧身。
英语:
make self-criticism as one who draws a fire against oneself
俄语:
вызвать на себя огонь критики<навлечь беду на свою голову>
近义词:
反义词:
- 1、法律明令禁止贩卖毒品,对于那些挺而走险,运输毒品的人就是玩火自焚,必定引火烧身受到严惩。
- 2、在民主生活会上,张书记首先引火烧身,展开自我批评,一下子把大伙的情绪鼓动起来了。
- 3、你这样做不等于引火烧身吗?
- 4、他敢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并敢于引火烧身。
- 5、你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做等于引火烧身。
- 6、你不要插手这件事,否则会引火烧身!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引
- 五笔XHH
- 五行土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火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
- 拼音shāo
- 注音ㄕㄠ
- 笔划10
- 繁体燒
- 五笔OATQ
- 五行火
(1)(动)使东西着火
(2)(动)加热或接触某些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使物体起变化:~水|~砖。
(3)(名)烹调方法;先用油炸;再加汤汁炒或炖;或先煮熟再用油炸:~茄子。
(4)(名)烹调方法;就是烤:叉~|~鸡。
(5)(动)发烧:他现在~得厉害。
(6)(名)比正常体温高的体温:~退了。
(7)(名)过多的肥料使植物体枯萎或死亡。
与引火烧身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