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sī bù gǒu
一 ㄙ ㄅㄨˋ ㄍㄡˇ
常用成语
一絲不苟
YSBG
主谓式成语
苟;不能读作“jù”。
古代成语
褒义成语
一丝不苟和“一丝不乱”;都有“办事认真”。但一丝不苟偏重于“不苟”;有一点也不马虎的意思;“一丝不乱”偏重于“不乱”;有布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齐;一点也不零乱的意思。
成语意思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语法:
一丝不苟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
我们在学习上,应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英语:
not to be the least bit negligent
俄语:
со всей тщательностью<не упускать ни одной мелочи>
日语:
すこしもいい加減(かげん)にしない
其他:
<德>etwas sehr genau nehmen<法>mettre beaucoup de ponctualité et de minutie à exécuter une chose
近义词:
反义词:
- 1、郑叔叔是一个对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的人。
- 2、因树为屋,我们从他在这些小事情上一丝不苟的精神,可以保证,委托给他重大的作也一定能够很地完成。
- 3、她是个是一丝不苟的人,银钱帐目,管理得一清二楚。
- 4、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 5、我为了手抄报做的能得到老师的赞扬,我一丝不苟的做,绝不敷衍。
- 6、白求恩对医疗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一丝不苟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