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逃窜
  • 【拼音】:  

    láng bèi táo cuàn

  •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LBTC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以狼狈的形象为贬义,和狼狈而逃一样是形容仓皇猥琐地逃跑的不堪丑态的。

  • 示例:

    敌人顶不住我军的强大攻势,全线崩溃,狼狈逃窜。

    • 1、在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夹击下,日本鬼子魂飞魄散,狼狈逃窜
    • 2、在我军指战员的沉重打击下,敌人闻风丧胆,狼狈逃窜
    • 3、惊慌失措的敌人,狼狈逃窜了。
    • 4、地雷一响,把鬼子吓得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 5、战败之后,敌人反裘负刍,狼狈逃窜
    • 6、狼牙山五壮士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

    字义分解

    • 拼音láng
    • 注音ㄌㄤ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TYE
    • 五行

    (名)哺乳动物;形状和狗相似;昼伏夜出;性情残忍而贪婪;伤害人畜;对畜牧业有害处。

    • 拼音bèi
    • 注音ㄅㄟ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TMY
    • 五行

    (名)〔狼狈〕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短;走路时要爬在狼身上;不然就不能行动;所以用“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QPV
    • 五行

    (1)(动)逃跑;逃走:~奔|~窜。

    (2)(动)逃避:~税|~学。

    • 拼音cuàn
    • 注音ㄘㄨㄢ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WKH
    • 五行

    (1)(动)逃跑;乱跑:流~。

    (2)(动)改动(文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