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i shān dǎo hǎi
ㄆㄞˊ ㄕㄢ ㄉㄠˇ ㄏㄞˇ
常用成语
PSDH
联合式成语
倒;不能读作“dào”。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排山倒海和“翻江倒海”、“翻天覆地”;都可形容声势浩大;力量巨大。但“翻江倒海”能形容水势浩大;心潮激荡和混乱之极等;“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而“排山倒海”多用来形容阵势庞大和声势、力量巨大。
成语意思
解释: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处:
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语法:
排山倒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
这种排山倒海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邹韬奋《抗战以来 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
英语:
overturn a mountain and upset the sea
俄语:
сокрушáя все на своём пути
日语:
非常(ひじょう)な勢(いきお)いである
其他:
<德>Berge umstürzend und Meere umwǎlzend<法>puissance formidable,irrésistible
近义词:
- 1、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打败了敌人。
- 2、洪水排山倒海地向前涌了过来。
- 3、他那势不可挡,排山倒海的气势摆出来,让人退避三舍。
- 4、海潮涌过来了,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 5、下课铃一响我们就排山倒海般的冲向了食堂。
- 6、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字义分解
- 拼音pái,pǎi
- 注音ㄆㄞˊ,ㄆㄞˇ
- 笔划11
- 繁体排
- 五笔RDJD
- 五行水
pái
1. 除去,推开: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2. 摆成行列: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3. 排成的行列:排头。前排。
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5. 练习演戏:排戏。
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排。竹排。排运。
pǎi1. 〔排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山
- 五笔MMMM
- 五行土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dǎo,dào
- 注音ㄉㄠˇ,ㄉㄠˋ
- 笔划10
- 繁体倒
- 五笔WGCJ
- 五行火
dǎ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dào1.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2.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3. 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4.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5. 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与排山倒海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