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ng tóu lù wěi
ㄘㄤˊ ㄊㄡˊ ㄌㄨˋ ㄨㄟˇ
常用成语
藏頭露尾
CTLW
联合式成语
露;不能读作“lòu”。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露;不能写作“路”。
成语意思
解释:
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出来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闪闪;不肯把真实情况全暴露出来。也作“露尾藏头”。
出处: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语法:
藏头露尾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做事和说话躲躲闪闪。
示例:
况一挂上人家的假招牌,便有许多面子来拘束你,使你不得不藏头露尾;寻欢作乐,如何能称心适意!(清 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
英语:
hide the head but show the tail
日语:
頭(あたま)隠して尻(しり)隠さず。言を左右(さゆう)にして真相(しんそう)を語(かた)らない
其他:
<法>se cacher à la manière d'une autruche
近义词:
反义词:
- 1、我们必须活得像个大丈夫而不要像藏头露尾的鸵鸟。
- 2、黄昏的雪,深切切的,象有千丝万缕的情绪似的,又像海水一般汹涌,能够淹没一切,还有一丝揭开藏头露尾般的裸露感。
- 3、对不正之风提出批评,这是名正言顺的事,你不要藏头露尾的。
- 4、他说话老是不痛快,常常藏头露尾,让人摸不透。
- 5、他办了坏事,见了人总是藏头露尾,怕被领导察觉后受处分。
- 6、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所以它必须到处躲藏。所以藏头露尾的动物应该是“鼠”!
字义分解
- 拼音cáng,zàng
- 注音ㄘㄤˊ,ㄗㄤˋ
- 笔划17
- 繁体藏
- 五笔ADNT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zàng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頭
- 五笔UDI
- 五行火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与藏头露尾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