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不省
hūn mí bù xǐng
ㄏㄨㄣ ㄇ一ˊ ㄅㄨˋ ㄕㄥˇ
一般成语
昬迷不省
HMBS
联合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见“昏迷不醒”。
出处: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蛇异》:“但觉腥秽特甚,水如潮涌,将身滚出于外,昏迷不省。”
语法:
昏迷不省作谓语、定语;指不省人事。
示例:
丰子恺《梦痕》:“额骨磕在排门槛上,磕了眼睛大小的一个洞,便昏迷不省。”
英语:
be in a dead faint
近义词:
- 1、他没到想的是这段时间,因为吃不下、睡不着,身上已经没有几两力气,根本连想把这昏迷不省人事的女孩翻个身也办不到。
- 2、鼠妖已经开启灵智,对付没有任何武功的许仙轻而易举,那为何此时却七窍流血,倒在地上,昏迷不省人事,而且生命活动如此低微,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 3、琴娘无奈,只离了房中,来到书院内,佛印已经大醉,昏迷不省,睡在凉床上,壁上灯还亮着。
- 4、三日前疽发于背,遂昏迷不省人事。
- 5、听说帮主被海贝思救回来后,一直昏迷不省。
- 6、异变了,关键的时候,昏迷不省人事的王峰再次触发了本体的潜能,在浓雾之中,慢慢露出变异之后狰狞可怖的模样。
字义分解
- 拼音hūn
- 注音ㄏㄨㄣ
- 笔划8
- 繁体昏
- 五笔QAJF
- 五行木
(1)(名)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
(2)(形)黑暗;模糊:~暗|~黄|~花。
(3)(形)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庸|~头~脑。
(4)(动)失去知觉:~厥|~迷。〈古〉又同“婚”。
- 拼音mí
- 注音ㄇㄧˊ
- 笔划9
- 繁体迷
- 五笔OPI
- 五行水
(1)(动)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
(2)(动)因对某人或某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恋。
(3)(名)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球~。
(4)(动)使看不清;使迷惑;使陶醉:~航|~误|~宫。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昏迷不省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