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ì xiāng máo dùn
ㄗˋ ㄒ一ㄤ ㄇㄠˊ ㄉㄨㄣˋ
常用成语
ZXMD
主谓式成语
相;不能读作“xiànɡ”。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矛;不能写作“予”或“茅”。
成语意思
解释: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出处:
《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语法:
自相矛盾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这些理论自相矛盾。
英语:
antinomy
俄语:
самому себе противоре чить
日语:
自己矛盾(じこむじゅん)
其他:
<德>sich selbst widersprechen<法>être contradictoires
近义词:
反义词:
- 1、别以为我的说法自相矛盾,这不过是我从不同角度来观察事情的结果罢了。
- 2、你竟然对自己提出的议案投下反对票,这种行径简直是自相矛盾!
- 3、他刚才的言论十分自相矛盾。
- 4、他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肯定是在说谎。
- 5、做错事的人用谎话来掩饰自己往往说话都是自相矛盾的。
- 6、你说的话自相矛盾,还在那喋喋不休,真是可笑。
字义分解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自
- 五笔THD
- 五行火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xiāng,xiàng
- 注音ㄒㄧㄤ,ㄒㄧㄤˋ
- 笔划9
- 繁体相
- 五笔SHG
- 五行木
xiā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4. 姓。
xiàng1.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2.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3.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9. 姓。
与自相矛盾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