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疏财
  • 【拼音】:  

    zhàng yì shū cái

  • 【注音】:  

    ㄓㄤˋ 一ˋ ㄕㄨ ㄘㄞˊ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仗義疎財

  • 【简拼】:  

    ZYSC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辩形】:  

    仗义疏财与“慷慨解囊”有别:仗义疏财侧重于形容讲义气;“慷慨解囊”侧重于形容性情大方。

  • 成语意思

  • 解释:

    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帮助别人。

  • 出处:

    元 无名氏《看钱奴》:“他父亲在日,人都叫他做钱舍,如今那小的仗义疏财,比老员外甚是不同。”

  • 语法:

    仗义疏财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

  • 示例:

    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仗义疏财。(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 英语:

    be generous in aiding needy people

  • 俄语:

    жерствовать богáтством во имя справедливости

  • 日语:

    義侠(ぎきょう)を重んじて金を軽く見る

  • 其他:

    <德>aus Freundlichkeit anderen Leuten mit eigenem Geld helfen<法>faire plus de cas de la justice que de la richesse

  • 近义词:

    慷慨解囊博施济众一掷千金

  • 反义词:

    一毛不拔见利思义轻财仗义见利忘义

    • 1、梁山汉喜欢仗义疏财
    • 2、他仗义疏财,为人敬重。
    • 3、自己只是在家中广行善事,仗义疏财
    • 4、他信守诺言,仗义疏财,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侠。
    • 5、这次我能摆脱困境,全靠张先生仗义疏财,鼎力帮助。
    • 6、这是仗义疏财,其成因与前人的思想与实践相关联。

    字义分解

    • 拼音zhàng
    • 注音ㄓㄤ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DYY
    • 五行

    (1)(动)执;拿着(兵器)

    (2)(名)兵器的总称:仪~。

    (3)(动)凭借;倚仗:~势欺人。

    (4)(动)指战争或战斗:打好春耕生产这一~。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YQI
    • 五行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HYQ
    • 五行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MFTT
    • 五行

    (名)钱和物资的总称:~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