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事招非
rě shì zhāo fēi
ㄖㄜˇ ㄕˋ ㄓㄠ ㄈㄟ
一般成语
RSZF
联合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引起麻烦之事。同“惹是招非”。
出处:
元 无名氏《东平府》第一折:“哎,徐宁紧紧相随,生怕俺不遵依,向城中惹事招非。”
语法:
惹事招非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大奶奶却是利害得紧,谁敢与你传话,惹事招非?”
英语:
stir up trouble
俄语:
натворить чего-нибудь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rě
- 注音ㄖㄜˇ
- 笔划12
- 繁体惹
- 五笔ADKN
- 五行水
(1)(动)引起(不好的事情):~事|~祸|~麻烦。
(2)(动)(言语、行动)触动对方:不要把他~翻了。
(3)(动)(人或事物的特点)引起爱憎的反应:一句话把大家~得哈哈笑。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事
- 五笔GKVH
- 五行金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 拼音zhāo
- 注音ㄓㄠ
- 笔划8
- 繁体招
- 五笔RVKG
- 五行火
(1)(动)打手势叫人来。
(2)(动)广告或通知的方式使人来。
(3)(动)引来(不好的事物):~苍蝇|~灾。
(4)(动)惹;招惹:这孩子爱哭;别 ~他。
(5)(动)惹:这孩子真~人喜欢。
(6)(Zhāo)姓。
(7)(动)承认罪行:~供。
(8)同“着”(zhāo)。
与惹事招非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