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亏
yǎ ba kuī
一ㄚˇ ㄅㄚ ㄎㄨㄟ
常用成语
啞巴虧
YBK
偏正式成语
近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吃了亏不便说或不愿说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4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语法:
哑巴亏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示例: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真正吃的是有冤无处诉的哑巴亏!”
英语:
grevance one is forced to keep himself
- 1、这是明着吃哑巴亏啊,许珩心中气苦,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 2、可现在,这个信息的缺失,却让比尔吃了个哑巴亏,不但威信没树立起来,反而还落了个小人的名声。
- 3、一对新人七窍冒烟之际,也只能吞下这个哑巴亏。
- 4、所以自能吃哑巴亏,不过叶无声观察,听了这话齐二少爷的眼光了有些蔑视,齐三少爷干脆有丝冷笑。
- 5、他吃了个哑巴亏,实在是有苦难言。
- 6、南京国府通电,汉奸张敬尧是被民间“锄奸救国团”击毙的,日本人没寻到国府的把柄,也只能吃了个哑巴亏。
字义分解
- 拼音yǎ,yā
- 注音ㄧㄚˇ,ㄧㄚ
- 笔划9
- 繁体啞
- 五笔KGOG
- 五行土
yǎ
1. 不能说话:聋哑。哑巴。哑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
2.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哑。嘶哑。
3. 无声的:哑剧。哑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
4. 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哑炮。
5. 笑声(旧读yǎ ㄧㄚˇ):哑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yā1. 〔咿哑〕见“咿”。
- 拼音bā
- 注音ㄅㄚ
- 笔划4
- 繁体巴
- 五笔CNHN
- 五行水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与哑巴亏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