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之毁
qiú quán zhī huǐ
ㄑ一ㄡˊ ㄑㄨㄢˊ ㄓ ㄏㄨㄟˇ
生僻成语
裘全之毁
QQZH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语法:
求全之毁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既熟惯,便更觉亲密;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英语:
try one's best and still get criticized for it
- 1、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 2、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上,纪宝成曾转赠南怀瑾的话鼓励首届学生的同时也是自勉,“若有求全之毁或不虞之誉,皆当付之一笑,不足论也。
- 3、暗箭伤人,嫁祸于人,落井下石,青蝇点素,求全之毁,深文周纳,投石下井。
- 4、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望珍惜。曹雪芹
- 5、无论是“不虞之誉”还是“求全之毁”,都折射出各国对中国变革的期许之深。
- 6、虽争上进,却无求全之毁,正是曾家人的高明和睿智。
字义分解
- 拼音qiú
- 注音ㄑㄧㄡˊ
- 笔划7
- 繁体求
- 五笔FIYI
- 五行火
(1)(动)请求:~救|~教。
(2)(动)要求:精益~精。
(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
(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
(5)姓。
- 拼音quán
- 注音ㄑㄩㄢˊ
- 笔划6
- 繁体全
- 五笔WGF
- 五行火
(1)(形)完备;齐全:这部书不~|苗已出~。
(2)(动)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
(3)(副)整个:~校。
(4)(形)完全;都:老师~来了。
(5)姓。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求全之毁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