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之东流
  • 【拼音】:  

    fù zhī dōng liú

  • 【注音】:  

    ㄈㄨˋ ㄓ ㄉㄨㄥ ㄌ一ㄡˊ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付之東流

  • 【简拼】:  

    FZDL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 出处:

    唐 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 语法:

    付之东流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 示例:

    缉捕使臣等听得这话,传在耳朵里,也只好笑笑,谁敢向他家道个“不”字?这件事只索付之东流了。(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 英语:

    all one's efforts wasted

  • 俄语:

    предавáть забвéнию

  • 日语:

    水(みず)に流(なが)す

  • 其他:

    <法>n'y prêter aucune attention

  • 近义词:

    前功尽弃付诸东流

  • 反义词:

    满载而归

    • 1、不管我多么努力的改变自己,遇到你,一切都付之东流,被打回原形,继续拼了命的爱你。
    • 2、曾经幻想的未来即将付之东流
    • 3、他的努力付之东流,没有得到大家的承认。
    • 4、他听说银行倒闭,10万元的存款付之东流,泥塑木雕般坐了半天,后来就精神失常了。
    • 5、曾今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了。
    • 6、一群人忙活了一中午,都付之东流了。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FY
    • 五行

    1.  交,给:支付。托付。付款。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付讫。付出。付与。付之一笑。付诸东流。

    2.  量词,指中药(亦作“”):一付药。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II
    • 五行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 拼音liú
    • 注音ㄌㄧㄡ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YCQ
    • 五行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